
一、 太阴之复,报复何气?太阴之上,湿气主之,其五行属土,土克水。故而,太阴湿土之复,报复的太阳寒水之胜气。胜至则复,太阳主寒,太阴主湿,若寒气胜极,则湿气必来报复。太阳寒水淫胜,乘制少阴君火,致使少阴君火伏气于下,难以正常生化。因火生土,子复母仇,此时太阴湿土便会兴起,以制约太阳寒水。其所生的报复之气,起初屈伏未发,待郁积到极点便会发作,伺机而动。太阳寒水受太阴湿土的克制,少阴君火伏藏之气得以解救,从而恢复正常生化。然而,倘若太阴湿土承制太阳寒水太甚,则自身由复气转化成新的胜气,如此,不仅会导致脾和胃的自身受损生病,还可能波及肾和膀胱。二、太阴之复的病候、气候和物候1. 湿变乃举雪和冰属性为寒,雨和雾属性为湿。太阳寒水过盛时,天寒地冻,待其达到极致,湿气便会来复,气候反而会由寒转湿,湿气报复寒气,此时不再下雪,而是下雨。若湿气报复寒气之胜气太过,则湿气反而会形成新的胜气,引发新的气候灾难和病变。2.体重中满,食饮不化轻清之气上升为天,重浊之气下沉为地,体内湿气严重时,人会感到身体沉重乏力。湿气积聚形成饮邪,导致痞隔之症。土对应中央,所以会出现中满,也就是胃脘胀满。脾湿亢盛,无法为胃正常输布津液,因而食饮难以消化。3.阴气上厥,胸中不便太阴主湿气,湿为阴气。清阳之气上升,浊阴之气下降,胃脘胀满则浊阴无法下降,反而上行厥逆于胸腔膻中部位,引起胸闷气短,所以会感觉胸中不便。4.饮发于中,咳喘有声食饮不化,水饮积于中焦,血气津液出入流行之纹理的通道闭塞,形成痞隔,这就是饮发于中。脾湿会传至肺部,母病及子,引发肺咳,《素问·咳论》岐伯讲:“肺咳的症状包括咳嗽喘息有音,严重时甚至会咳血。”咳喘有声,是因脾产生的痰饮积塞于肺,痰属湿,由津液所化。清代李用粹在《证治汇补·痰症·痰兼脾肺》中讲:“脾肺常常同时生病,因为脾是生痰之源,肺是贮痰之器,脏腑之气相互连通。因此,外部症状既表现为咳嗽稠痰、喉干鼻燥的肺病,又表现为心嘈倒饱、食少泻多的脾虚。”参看:脾肺同经而同气,是以同气相求而同治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股票配资门户推荐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