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媒体发布核武新排名,英法竟被挤出前列,中国的位置让人深思
最近,美国一家叫《军事观察》的媒体,发布了一份关于全球核武力量的排名,这份榜单出来以后,引起了不少讨论。
有意思的是,这次排名里,我们中国第一次和美国、俄罗斯一起,被划进了第一梯队。
这事儿得从那次九三大阅兵说起。
在那次阅兵上,我们展示了不少新家伙,像是“惊雷1”空基远程导弹,“巨浪3”潜射洲际导弹,还有“东风61”陆基洲际导弹。
这些武器一亮相,可以说直接改变了外界对我们核力量的看法。
特别是那个“惊雷1”的出现,意义真的不一般。
我们常说“三位一体”核打击能力,就是陆基、海基、空基都能发射核武器。
以前,我们陆地上的东风系列很强,海里的巨浪系列也越来越厉害,但天上的这一块,总感觉缺了点什么。
虽然我们有轰6N这种可以空中加油的轰炸机,但一直没有看到它能带的远程导弹,就像手里有好枪,却没有合适的子弹,心里总归不踏实。
现在,“惊雷1”一出来,这最后一块短板算是补上了。
大家都在猜这个导弹到底有多厉害。
根据一些主流的分析,它的基础射程可能在6000到8000公里。
你再想一下,我们的轰6N轰炸机,经过空中加油,作战半径能超过4000公里。
这么一算,轰6N带着“惊雷1”,从我们国家起飞,基本上就能覆盖到北美大部分重要地区了。
而且,这几年我们拿出来的新武器,技术含量都相当高。
所以很多人推测,“惊雷1”肯定也有一些绝活。
比如,它在飞行过程中可以改变轨道,让对方的拦截系统很难预测它的路线。
到了末端,速度估计能达到15到20马赫,这个速度,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防空反导系统,想拦住它,真的是太难了。
还有人觉得,它的表面可能涂了一种等离子隐身材料,让雷达不容易发现。
甚至,它可能还带着一些智能诱饵,或者直接就是分导式核弹头,可以一次性锁定好几个目标进行打击。
这样一来,打击效率和突防能力就大大提高了。
当然,轰6N加上“惊雷1”这个组合,现在来看是足够用了。
但我们心里也都明白,从现代战争的角度看,要想让我们的“三位一体”核部署达到一个完美的状态,可能还得等我们的新一代隐身轰炸机,也就是大家心心念念的轰20出来服役才行。
毕竟,隐身轰炸机带来的突防能力,是轰6N没法比的。
虽然我们进了第一梯队,但这份报告里,还是把我们排在了美国和俄罗斯的后面。
主要原因也很简单,就是在核弹头的数量上,我们和他们比,还有不小的差距。
不过,《军事观察》在文章里也特意提了一句,说美国的核武库现在面临着设备老化的问题,而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数量又不太够用。
这么一比较,反而是我们中国的核武发展潜力,看起来是最大的。
说完了第一梯队,我们再来看看后面的排名,这里面就有更有意思的地方了。
很多人习惯性地认为,英国和法国,作为老牌的五常国家,怎么也得排在第二梯队吧。
但这份榜单却把它们放到了第三梯队。
那第二梯队是谁呢?
说出来可能有点让人意外,是朝鲜、印度、巴基斯坦和以色列这四个国家。
我们不得不承认,朝鲜在发展核武器这件事上,确实是下了血本。
自从苏联解体后,他们几乎是集中了全国的力量来搞这个。
成果也确实很明显。
就拿他们的“火星炮-19”型洲际弹道导弹来说,有一次试射的数据显示,导弹上升的最高点达到了7687.5公里,飞了1000多公里,在空中待了差不多86分钟。
军事专家根据这个弹道数据一算,就发现这种导弹如果用最优弹道发射,射程很可能在一万五千公里以上。
这个距离,覆盖美国全境是绰绰有余了。
不过,朝鲜的核武器主要还是集中在陆地上发射,海里和天上的发射能力还很弱,所以只能排在第二梯队。
印度、巴基斯坦和以色列这几个国家,也都是各有各的长处,也各有各的短板,和中美俄这种全面的核打击体系比起来,还是有很大差距的。
但是,他们比起英国和法国,在某些方面确实要强一些。
那么问题来了,英国和法国这两个五常国家,为什么会排得这么靠后?
它们可是合法拥有核武器的国家。
原因其实也挺现实的,就是它们现在保留的核能力确实很有限。
这两个国家的核武器,主要都是放在核潜艇上,从海里发射。
而且,因为上面有美国在,它们想要自己独立发展核武库,会遇到很多阻碍。
特别是英国,它甚至连独立的战术核打击能力都有些欠缺。
如果未来真的需要使用战术核武器,还得先跟美国打个招呼,经过美国同意,然后才能根据和美国的“核共享协议”,使用存放在英国的美国“B61-12”战术核炸弹。
这么一看,自主性就差了很多。
总的来说,这份榜单虽然只是一家之言,但它反映出的趋势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。
世界格局确实在不断变化,传统的强弱观念也在被打破。
一个国家的国防实力,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建设。
我们的进步,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,未来的路还很长,但我们有信心走得更稳、更远。
拥有强大的实力,不是为了欺负谁,而是为了在任何时候,我们都能有底气地维护自己的和平与发展。
声明:图片内容等信息来源网络,有任何问题联系小编。
股票配资门户推荐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