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日,管见公众号的读者给我发私信,打听优秀中医师的信息,想看病。
私信说,
有好长一段时间晚上1到3点这个点容易醒来入睡难,再拖下去怕损害健康。
信里的特殊时间一下子让我想起《一针疗法》。
这不就是书里说的时间性病症嘛!
所谓“时间性病症”是指有些人的有些病,时间特征明显,病痛在特定时间段里发作或加重,而在其它时间里会自动消失或减轻。
解决的办法就一句话,
“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”。
这是《灵枢经》的原话,是针治时间性病症的理论依据。
中医里,一日分子丑寅卯12时辰,人体有手足阴阳12经脉,经脉循行和时辰一一对应。
而12经脉又各有5个特殊穴位,称为“五输穴”,即,井穴、荥穴、输穴、经穴与合穴。
“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”,就是说,
时间性病症,要用该时辰所对应经脉的“输穴”来治疗。
上文中的朋友夜里易醒难睡,可看作失眠。
1到3点为丑时,对应足厥阴肝经,其输穴为太冲穴。
于是我回复:
高树中老师在《一针疗法》里专门讲过,“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”。类似你这症,固定时间发作的,可以用五输穴里的“输”穴。
肝经的输穴是太冲,也容易找,你可以自己试着扎几次。
另外,
也无需太紧张,去病不容易,得病也没那么简单。人体有很强的自愈能力。
而且,
人的情志心理等对身体影响也大。成天紧张焦虑对身体的伤害比你半夜三更醒来还要大。
朋友接受了建议。
没想到第二天上午,又收到私信说,
昨晚11点睡,一觉睡到早上6点多!
网友不会扎针,但想到替代手段,用小木棍之类的东西按压太冲和行间两个穴位,抓住了刺激穴位这一关键。
并且,还跟我解释,两穴同属肝经,离得近,是降火的搭档。
真是神奇!
我都不太敢相信!
通过学习,理论上我能讲清楚,可并没有亲自用过,也没见到过。
但我愿意相信其真实性。
相信朋友的反馈,
相信高老在书中的经验分享,
相信《灵枢经》,
相信针灸的神奇。
相信“相信”的力量。
针灸的神奇,我是亲自见识过的,《一次针治鼻炎的始末》中记录的就是。
正如《灵枢.九针十二原》里所描述的,
“气至而有效,效之信,若风之吹云,明乎若见苍天。”
疗效就是动力。
事后,我又找出《一针疗法》,专门翻看了相关内容。
书中,高老详细分享了许多案例,
比如,
太冲穴治疗丑时(1-3点)失眠,肩痛;
太渊穴治疗寅时(3-5点)哮喘;
神门穴治疗午时(11-13点)心悸;
太溪治疗酉时(17-19点)头痛、齿痛等。
高老说,也有无效的时候,但比例很低。
书上强调了两个问题,很重要,是我印象里已经模糊的,
其一,治疗时间上,最好在病痛发作前的半小时开始,留针到发作时间已过再出针。期间,每隔5-10分钟行针一次。
又补充,就诊时间实在不便,在其它时间里针治也可以取得效果。
其二,选取穴位上,除了该经的“输穴”外,也可以选该经的其它穴位,但疗效会有差异。
图片
12时辰、经脉、输穴对应表我想强调的是,
时间性病症,其关键特征是病症在时间上的特殊性。
只要是定时发作的病痛,都可以尝试针刺对应经脉的“输穴”去解决。而不用考虑到底是肚子痛还是头痛。
五输穴多在肘膝关节以下,安全性高,风险极小。从概率讲,即使不能解决所有类似问题,但总归是多了解决病痛的可能。
何乐不为?
学习针灸甚或中医似乎就是这样:
一方面,初学者眼里的“新知识”,其实前辈们已经用过千遍百遍;
另一方面,即便是已经千百次验证过的知识,你只有亲自实践或见识过,它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。
左手针艾,右手书籍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配资门户推荐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