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贺铸的《鸳鸯语》疑创作于宋哲宗绍圣元年甲戌(1094年)九月。按“年谱”谓这首词为《记春景》,写于哲宗元祐六年辛末(1091年)二月。
或以是时方回曾游润(今属镇江)、杨二州,词中的“西津横渡”、“分襟”,被认为是自润州渡江至扬州的踪迹,故而认为。
然而词意“春景”实无凭据。且下阕更多是“人面何处”之慨,分明是旧地重游之作,元祐六年系初游。“西津”、“分襟”云云,可视为词人感慨离别时的往事。
据此论定该词创作于彼时则未必。方回于绍圣元年再过润州,写词于此时则比较贴近实际。因方回此后仍有润州行迹,故未可遽断。
图片
《鸳鸯语》写词人立于吴楚交汇的京江之畔,铁瓮城下,北固山前,把千古江山的壮阔和个人离思的幽微熔铸于尺幅之间。上阕写形胜无改、渡口分襟,气象雄浑。下阕转玉壶难叩、云雨成空,情致婉转。
刚健处见历史苍茫,柔婉处透心绪凄清,二者交织,既不失豪宕之气,又饱含缠绵之思,展现出贺铸词风中少有的平衡之美与深沉之力。
图片
《鸳鸯语》宋·贺铸
京江抵海边吴楚。铁瓮城、形胜无今古。北固陵高,西津横渡。几人摧手分襟处。
凄凉渌水桥南路。奈玉壶、难叩鸳鸯语。行雨行云,非花非雾。为谁来为谁还去。
北宋词人贺铸,字方回,号庆湖遗老,素以词风多样、情感深挚著称。其词既有豪放之气,亦不乏婉约之致。
他的《鸳鸯语》一词,虽题名旖旎,实则借“鸳鸯”之名,抒写人间离别之痛,于铁瓮城边、京江渡口,寄寓深沉的孤独与怅惘。全词意境苍凉,语言凝练,堪称贺铸羁旅离愁词的佳作。
“鸳鸯语”词牌名,又名“七娘子”,以毛滂的《七娘子·舟中早秋》为正体,双调六十字,前后段各五句、四仄韵。另有双调五十八字,前后段各五句、四仄韵等变体。代表作有陈亮的《七娘子·三衢道中作》等。
图片
“京江抵海边吴楚”
词作开篇以宏阔的地理视角展开,“京江”即今镇江段长江,地处吴(今江苏)楚(今湖北、安徽一带)交界,自古为南北要冲。
宋·史弥坚、卢宪编撰的《嘉定镇江志》载:“京江水,在城北六里,东注大海,西接上流,此据广陵。”即长江下游今流经江苏镇江者。
“边”此用作动词,犹“界”也。唐·张祜《题丘山寺》云:“地平边海处,江出上山时。”京江南为润州,北为扬州,时人习以润属吴地,扬属楚地。宋·释法平《登北固楼》诗有:“金焦两山小,吴楚一江分。”的诗句。
图片
“铁瓮城、形胜无今古”
“铁瓮城、形胜无今古”一句,将历史纵深引入词境。铁瓮城为三国孙权所筑,雄踞镇江北固山下,素有“天下第一江山”之称。杜牧的《润州诗二首·其二》有:“城高铁瓮横强弩”的诗句。
“无今古”三个字,既赞其地势的险固恒久,又反衬出人事的无常——江山依旧,而离人已远。
“北固陵高,西津横渡”
“北固陵高”宋·乐史《太平寰宇记》卷八九《江南东道·润州丹徒县》:“北固山在县北一里,南徐州记云'城西北有别岭斜入江,三面临水,号云北固。’”
“西津横渡”《嘉定镇江志·卷二》载:“西津渡,去府治九里,北与瓜洲渡对岸。”两句写北固山高耸,西津渡舟横,一静一动之间,勾勒出典型的江南水岸图景。
图片
“几人摧手分襟处”
多少人曾在此执手相看、泪洒衣襟?“摧手”二字极写离别之痛,仿佛手心被撕裂,情感张力顿生。
此处不言己悲,而以“几人”泛指,使个人的愁绪升华为千古离人共有的哀感,意境更为深广。
图片
“凄凉渌水桥南路”
“渌水桥”渌水桥在镇江,相传为杜牧所咏之地。《舆地纪胜》卷七《两浙西路镇江府景物》载:“渌水桥,在府治之西,”。
杜牧《润州二首》诗云:“青苔寺里无马迹,渌水桥边多酒楼。”。“渌”作“绿”。
此处点出具体地点,将前文宏阔空间收束于一桥一路,情感也随之聚焦。“凄凉”两个字直抒胸臆,为下文铺垫情绪基调。
图片
“奈玉壶、难叩鸳鸯语”
“奈玉壶”句为全词之眼。“玉壶”常喻高洁之心或深情之怀(如王昌龄“一片冰心在玉壶”),而“鸳鸯语”本应是情侣间的私密絮语,象征着亲密无间。
然“难叩”两个字,道出欲言不得、欲诉无门的困境——纵有千言万语,却无人可语,亦或所语之人已不在侧。此“鸳鸯”非实指鸟,而是借其成双成对之象,反衬自身孤影伶仃。
图片
“行雨行云,非花非雾”
“行云行雨”宋玉《高唐赋》云:“昔者,先王尝游高唐,怠而昼寝,梦见一妇人,曰:'妾,巫山之女也,为高唐之客,闻君游高唐,愿荐枕席。’王因幸之。去而辞曰:'妾在巫山之阳,高丘之阻,旦为朝云,暮为行雨。朝朝暮暮,阳台之下。”此词即用此典。
“非花非雾”化用白居易的《花非花》诗:“花非花、雾非雾,夜半来,天明去。”此处既写行踪飘忽如云雨,又喻情事虚幻似烟霞,真假难辨,去留无凭。
图片
“为谁来为谁还去”
结尾处以问作结,语气低回,充满迷惘与追问。来去无由,归期未卜,唯有江风呜咽,桥柳依依,回应这无解之问。
贺铸这首词,虽写柔情,却不失骨力。上阕以铁瓮、北固、西津等雄浑地名构建刚健骨架。
下阕以玉壶、鸳鸯、云雨等柔美意象注入婉约情思,刚柔相济,正是其“儿女英雄兼而有之”的典型风格。
语言上既有“形胜无今古”的史家笔法,又有“难叩鸳鸯语”的词人幽怀,雅俗交融,情韵悠长。
图片
图片
CISIZHAJI
识别二维码
关注 我们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配资门户推荐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