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8.旋复花可降气、化痰的作用,又名金沸草,《医方集解》中有一个金沸草散,可以治疗感冒、咳嗽、有痰饮。旋复花的根可以接筋骨。叶天士用旋复花汤治疗胸硬痛,还常常拿来治疗妇科病时加点桃仁、泽兰、郁金等等。(458)
189.临床上,年纪大的阿公阿婆晚上夜尿七八次,小便多了,大便就越来越硬了,这种情况适合麻子仁丸,但不要多吃,吃多了会变成习惯性。(458)
190.肾着汤就是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,简称甘姜苓术汤,如果拿掉干姜,换上桂枝,就是苓桂术甘汤。(471)
方剂
药物组成
主治
甘姜苓术汤
甘草
茯苓
白术
干姜
肾著病
苓桂术甘汤
甘草
茯苓
白术
*
桂枝
身为振振摇、晕眩、痰饮
四君子汤
甘草
茯苓
白术
*
人参
健脾益气
理中汤
甘草
*
白术
干姜
人参
中州虚寒
四逆汤
甘草
*
*
干姜
附子
少阴里寒四肢厥逆下利清谷
191.如果上焦竭、善噫,可以用香砂六君汤、旋复花代赭石汤等。四君子汤+陈皮、半夏=六君子汤+木香、砂仁=香砂六君子汤。
下焦竭的“遗溺失便”,肾司二阴,所以要找些入肾的药,比如重用肉苁蓉,大便会通顺。治疗五更泻的四神丸中五味子入肾,补骨脂也入肾。我一直觉得从药理分析、药物分析,大概不会真正开方用药。要从《内经》《伤寒》《金匮》的思想去掌握,开方用药才会灵光。至于遗溺、遗尿、频尿,用肾气丸效果不错。通常可加益智仁或覆盆子、白果(就是银杏的果实。有收敛作用,量不能多,多了会胀气)、乌药(山药、乌药、益智仁叫缩泉药)。(474)
192.在药物学有一味药,叫作「露蜂房」,其实就是蜂窝,它结在树稍上·全界的建筑师可能都不如蜜蜂·在药物学可以治疗「附骨痈疽,根在藏府」,可是骨癌,虽然骨癌形成在骨头上,但是病根是在藏府。露蜂房可以治疗骨癌,而「齿为骨之余」,所以我曾经用露蜂房治疗几个牙齿龈癌的病人,竟然反应非常不错。(481)
193.外有所触,称为“惊”;内有所感,称为“悸”。比如外面门碰一下,你跳起来,叫“惊”。看鬼故事,到了半夜不敢起来上厕所,这是“悸”。惊悸是不同的,惊是气乱,悸是血虚,心气虚,其人则畏。(484)
194.一般归脾汤可以治疗“劳伤心脾、怔忡健忘、惊悸盗汗”,天王补心丹也可以治疗惊悸怔肿。(485)
195.中医理论中的血与三个单位有关系,心主血,心把血运出去。肝藏血,卧时归肝,血液流到肝中储藏。脾统血,统帅、负责血液的供应运输。(489)
196.三黄泻心汤对本态性、原发性的高血压有疗效,包括血管本身硬化、血脂肪过高、三酸甘油脂过高这一类的高血压也可以使用。但如果使用煎剂,可能服后肚子绞痛,因此最好大黄要用酒制过,这样就不会肚子痛。另外治疗高血压的方子,大柴胡汤、钩藤散……等方子可以根据症状、证型使用。甚至针对肾型高血压,知柏八味丸有效果。(495)
197.80%以上的咳嗽可以用肠胃药治疗好。“胃浊脾湿咳痰本”。所以治疗咳嗽与痰饮根本就是在肠胃消化系统去治疗,所以二陈汤、苓桂术甘汤这些都是肠胃药。苓桂术甘汤-桂枝+人参=四君子汤,也是肠胃药。(504)
198.治疗痰要用清法,要用清热化痰,有点消炎的意味。而治疗饮,要用温法,所以桂枝、干姜常拿来治饮。(505)
199.水停上焦引起咳喘,可以用苓桂术甘汤。水停中焦引起心下悸,可以用苓桂甘枣汤。水停下焦引起苦里急,可以用五苓散、猪苓汤。
上焦水肿我用越婢加术汤,加浮萍。下焦水肿我用猪苓汤,加怀牛膝、车前子、泽兰,如果有明显热像,加白茅根、冬瓜子。如果因为尿路感染有热像,就避免用五苓散,因为五苓散有桂。用猪苓汤,方中阿胶、滑石有滋阴养阴、清热作用。(506)
200.胃部有水饮有时会引起悸动、引起呼吸急伙,有时会引起呕吐,这些都是脾胃系统引起的(507)
201.临床上不论何原因的呕吐,优先考虑用止呕圣药生姜半夏这两味药,包括不明原因的呕吐。孕妇的孕吐,可以用二陈汤、温胆汤(=二陈汤十枳实、竹茹)。另外可以用小柴胡汤(里面有生美、半夏),六君子汤、香砂六君汤也可以使用。(508)
202.姜、半—止呕圣药;参、芪、草—保元汤,泻火圣药;黄芩、白术—安胎圣药(瘦人用当归散,黄芩白术针对瘦人,肥人要用白术散)。我几乎都用桑寄生、杜仲、续断、骨碎补、阿胶来安胎。(508)
203.医宗金鉴中的“名医方论”的180多方,很精彩。而《医方集解》资料太丰富了,读书研究可以。(508)
204.“治饮则用辛燥,治渴必用寒润”,所以苓桂术甘汤、平胃散都是辛燥的药。治渴可用甘露饮,不能用苦寒,苦寒药比如大黄、黄芩、黄连等大苦大寒,越用越燥,寒润药比如天冬、麦冬、地黄、元参、天花粉等。(509)
205.湿热现象出现在皮肤,就产生了皮肤病。最有效的就是用当归拈痛汤治疗丹毒,大概3几天,丹毒红肿热痛就会消灭。如果是下肢丹毒,一定会用到牛膝,利湿要加强的话可以加车前子。要消除红肿热痛、抗病毒就会加连翘、黄柏。这类人不能太累,或吃冷饮。(513)
206.如果是水饮造成眼睛或耳朵病变,如果用些利水的药、祛湿化饮的药,使多余的水份由泌尿道带出去,这样使清阳得以上升,浊阴可以下降。这样晕眩、耳呜、眼压过多都会改善。所以青光眼,有些状况,我会用真武汤来处理,效果不错。另外眼睛耳朵鼻孔都是窍,可加一点通窍的药如远志、菖蒲。如果是耳鸣暂时性耳聋,可加远志菖蒲,也可以由经络循行用药如柴胡、青蒿,入肝胆。如果不是由外感引起,可加一些入肾的药。(514)
207.如果是治疗下利、拉肚子,五苓散再加平胃教效果就更明显,因为平胃散有苍术,五苓散有白术,二术一起使用,增加对水份的吸收,又透过茯苓、猪苓、泽泻利水,所以对腹泻、水泻很严重的病人,用胃苓汤效果很好,用粉剂效果不错,汤剂此时无法吸收。(517)
208.水饮状况由轻到重:小半夏汤、小半夏茯苓汤、五苓散。(517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配资门户推荐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