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#
一些人在生活中经常受到水肿困扰:
从老人来说,因血管老化,血流变慢,腿脚经常集中过多体液出现水肿,或者因肾功下降,高血压影响、糖尿病并发症等而诱发水肿。
从中年人来说,有时因为吃盐太多,或药物副作用引起水肿,有的妇女因经期影响,每月总有几天“肿起来”,甚至都习惯了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从青年人来说,尤其是小女生,熬夜晚睡,或经常喝奶茶、吃生食,早上起来就明显感觉脸“胖了一圈”,眼睑嘴唇“厚了一层”,其实是水肿。
有的水肿可以慢慢消退,有的水肿是身体疾病的“信号灯”,有的水肿可能是生命“倒计时”。所以临床医学对水肿是很警惕的。普通人如果连续几天莫名水肿,或者每个月固定几天水肿,就要引起重视了。
水肿是现代才有的疾病吗?当然不是,传统中医对水肿早有深刻认识,在鉴别诊断、辨证论治、对症用药上都有许多心得,具体至少有5条: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1、水肿是“水为患”,又叫“水气病”,重点是“痰湿水饮”里的水在捣乱。水液潴留泛滥肌表,影响眼睑、头面、四肢、肚腹、后背,或者全身水肿。
2、水肿的表现和鼓胀、饮证比较近似,区别办法是:水肿是头面或下肢先肿,但皮肤腠理不变色,病机主要在脾肺肾,伴有尿量减少;鼓胀是单独腹部隆起,皮肤可见青筋,伴下肢水肿;饮证是水饮射肺,经久咳后面部浮肿。
3、水肿根子上是阴阳失衡,要辨清虚实,治疗侧重在发汗、利尿、泻下逐水这些方面下功夫,或者因疲劳过度诱发气虚,运化不足而水肿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4、水肿如果找脏腑的原因,离不开5个:脾胃、肝胆、肺胃、肾和膀胱。如果要分类,可从“阳水”、“阴水”入手,阳水因风邪、水湿、疮毒、湿热诸邪诱发,起病急,病程短,以表、实、热证多见;阴水因久病体虚、饮食劳倦等引起,或从阳水转化而成,病程长,自下而上发展,以里、虚、寒证多见。
5、中医治疗水肿是传统优势项目,从治法看,有针刺、艾灸、汤药、外治穴位如合谷、后溪、足三里、血海、阳陵泉、太冲等,内服汤药,有著名的水肿三药:桂枝、丹参、益母草,有通用方剂疏凿饮子,有专用方剂越婢加术汤、防己黄芪汤等。
但说到底,水肿是内部脏腑失健运、失宣降、失通调、失疏泄、失开阖、气化失常引起,临床上体现于头面、胸腹、四肢等部位,然后弥漫全身,而最令人耿耿于怀的是三处:眼袋、手部、下肢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眼袋水肿,就是“眼泡”,影响观感;手部水肿,多见于手背和手指,抓握不便;下肢水肿,集中在小腿或脚踝,活动受限。
这三处水肿临床较多见,它们如何辨证和用药调理?用三句话可指明方向:
眼袋水肿是“湿重”,手部水肿是“气滞”,下肢水肿是“阳虚”。
一、眼袋水肿为何辨证为“湿重”?
说到湿气,它的主要成因是脾不健运,脾胃升降失职,病机是湿浊困于脾胃,引起水液运化失常;病位在脾,因脾胃互表,脾属中焦,所以又累及脾肾;病性是本虚标实,虚实夹杂。
眼睑叫“肉轮”,由脾所管,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失调,前提是脾虚,结果是湿盛,湿邪很重要的特点是重浊向下,那么水液停于局部,在眼睑就是眼部肿起来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因湿性重浊,引起眼睑下半部肿胀,形成“眼袋”。注意,湿邪通常不是单独捣乱的,它与寒纠结在一起,就是寒湿,眼袋又肿又黑;与热互结,就可能伴发肿胀。
眼袋有湿气,容易反复发作,它有3个分型:
脾虚湿盛:眼袋浮肿松软,面色泛黄,食欲不振,舌胖有齿痕,这是脾失健运的典型表现。
肾阳亏虚:眼袋暗沉,水肿长期不消,腰膝酸冷,夜尿频多,舌淡苔白滑。
湿热上扰:眼袋红肿伴分泌物增多,口苦口渴,身上黏腻不爽,舌红苔黄腻。
调理眼袋水肿,要分型用药。脾虚湿盛用参苓白术散,肾阳虚亏用真武汤,湿热上扰用三仁汤。这里只是列举几个方剂,其它方剂还不少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二、手部水肿为何辨证为“气滞”?
手部包括手指、手掌、手腕、手臂等部位,在全身器官里,手部位于肢体末梢,它的温煦、循环,要依靠气的推动。如果气机不畅,血行受阻,津液输布停滞而引起肿胀不利。
手部水肿的病机,多见于气滞水停、气血运行不畅;病位多见于和“气”有关的脏腑,如肺、肝、三焦;病性多见于实证,或虚实夹杂。
肝主疏泄升发,肝气郁结则气滞水停,手部肿胀指头麻木;这是肝郁气滞证的典型表现,伴有胸胁胀闷、舌红苔薄白,可用柴胡疏肝散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肺主宣发肃降,调通水道,肺气壅滞则水液不得下行,则整个手臂都会肿起来,这是肺气壅滞的表现,伴有咳嗽气喘、舌苔白滑,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。
三焦作为“决渎之官”,主气、通水,三焦气化不利则水液停滞,这就是三焦气化不利证,一般伴有全身轻度浮肿、腹脘胀满、小便不利、舌苔厚腻,可用五苓散。
三、下肢水肿为何辨证为“阳虚”?
下肢和手部一样,同为肢体末端,而且离中枢更远。它的水液代谢,是先天之本“肾阳”和后天之本“脾阳”共同维持的,而且肾阳又叫命门之火,起主导作用。
如果阳气不足、气化无力,水液重滞不得蒸腾输布,停滞于下焦,就会出现下肢水肿,这是阳虚水泛、气化无权,病位上以肾主导,心、肝、、脾、肺都受影响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肾为水脏,主司二便,肾阳不足则膀胱气化不利,水液潴留,下肢尤其是脚面、脚踝明显浮肿,病性属于本虚标实,以阳虚为本,水湿为标,有时皮肤紧绷发亮,还会出现“阴水”问题。
下肢水肿,有肾阳虚的问题,可用真武汤;有脾阳虚的问题,可用实脾饮;有心肾阳虚,可用苓桂术甘汤加参附汤。
所以,眼睑浮肿、手部浮肿、下肢水肿的调理,各有章法和辨证讲究,是中医临床经验总结,但无论何种水肿,均不可用寒凉药物,如黄连、黄柏、石膏、大黄等,即使某个兼证用药,也必须中病即止。治疗水肿重在辨证,要遵医嘱用药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配资门户推荐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